引言
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广袤世界里,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,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,散发着各自独特的光芒。而孤独症孩子,就像是一群来自遥远星球的小使者,带着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感知世界的角度,在属于自己的轨道上运行。孩子们的内心世界,宛如一座神秘的花园,初看时或许觉得寂静无声,可一旦踏入其中,便能发现那满溢的奇思妙想与纯粹的情感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有个叫童童(化名)的孩子,他的故事正缓缓拉开帷幕。
【本期人物】
重庆渝中中心 心星计划——童童(化名)
我在专属的城堡里快乐成长
PART 01
我叫童童,是一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,我的城堡是透明的,像个巨大的玻璃罐。罐壁上爬满我用蜡笔涂的藤蔓,紫色的牵牛花永远不会凋谢。
清晨,我把纸盒子拆开,零件们在地板上排成银河。齿轮转动时会发出细碎的嗡鸣,这是我与宇宙的对话。用酸奶盒做的小车底盘有点歪,但没关系,它会在第七次碰撞后找到自己的轨道。
午后的阳光斜斜切进城堡,我用藤条编织云的形状。手指被毛刺划破时,血珠落在上面像朵小红梅。外婆总说我应该去外面玩,可外面的风会吹散我的竹篮,会把我的星星零件吹到下水道里。
夜晚来临前,我在城堡的角落画满眼睛。它们是我的卫兵,守护着永不坍塌的积木城堡。当月光漫过窗台,所有未完成的画作开始轻轻摇晃,像深海里漂浮的水母。
他们说这是城堡,可我的城堡会呼吸。它吞下所有噪音,把我的心跳声调得很轻很轻。当城门被敲响时,我把自己缩进纸壳箱里,听着外面的喧嚣像潮水般退去。
辛苦了,外婆,感谢您一路陪伴成长
PART 02
在我的成长岁月里,外婆是那盏最温暖的灯,照亮了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。从牙牙学语到慢慢长大,她始终陪伴在我身旁,无微不至地照料着我的衣食住行。
小时候,我总爱拉着外婆的手,咿咿呀呀地说着那些只有我们俩能懂的 “悄悄话” ,外婆总是耐心地听着,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容。稍大些,外婆开始教我各种生活技能,从系鞋带、扣纽扣,到如何整理自己的小房间,每一个步骤,她都不厌其烦地示范。
为了帮我进行干预训练,外婆陪着我在康复中心度过了漫长的时光。训练的过程枯燥又艰难,我时常哭闹,想要放弃。外婆总是紧紧地抱住我,轻声安慰,用她那温暖的怀抱给予我力量。她的眼神里满是坚定与鼓励,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坚持了下来。
我的存在,也许也能为社会奉献出一份力量
PART 03
因为心星计划,我来到了顾连芒果,遇到了新的老师,也遇到了新的同学。在这里,我从不会跟外婆沟通到可以跟外婆正常交流,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,我点亮了新的技能,我会用纸板做小汽车、小风扇,也会用藤条编小篮子。
我好像从一个没什么优点的孩子变成了好多人都夸我动手能力超强,画画好漂亮,手工作品很精致,学习进步很快的小朋友。
记得第一次走进这里,老师温暖的手掌轻轻搭在我的肩上说:"童童,这里有很多和你一样特别的小朋友,我们都会慢慢长大的。"
以前在家的时候,我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外婆端着饭在门外轻声叫我,我只会把枕头扔向房门。现在的我能帮外婆择菜了,前天还给她编了个装毛线的小筐。外婆摸着我的头说:"小宝的手比春天新抽的柳条还灵巧呢!"
"童童的手真巧!这个齿轮结构设计得太棒了!"上周老师举着我做的纸板风扇给全班看时,我的耳朵都发烫了。现在的我不仅能用旧纸箱做会转动的汽车模型,还能用藤条编出带花纹的收纳盒。以前总被说"这孩子将来可怎么办",现在却经常听到"这孩子以后准能成个了不起的发明家"。
我最喜欢画顾连芒果的老师(左),把编制好的篮子送给我的老师(右)
当我看着自己做的花篮被挂在校园义卖会上时,突然明白:虽然我学得比别人慢一些,但只要耐心等待,我的生命也能像豆芽一样,在阳光下慢慢抽出嫩绿的新叶,最终开出属于自己的花。
我听见王老师对外婆说:"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种子,我们要做的不是急着让他们长成参天大树,而是帮他们找到最适合生长的土壤。"我摸着口袋里准备送给外婆的竹编眼镜盒,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——原来我这颗特别的种子,已经在悄悄发芽了。
以爱之名,守护生命的可能性
PART 04
“心星计划”儿童康复公益行,是顾连芒果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、言语障碍、发育障碍、脑损伤、脊髓损伤患儿的公益活动。在这里,我们见证的不仅是生理机能的康复,更是生命尊严的重塑。正如儿童康复的领域里一双双稚嫩却执着的手,将废弃纸板化作承载梦想的帆船,将沉默编织成对话的竹篮。
真正的疗愈,始于对个体差异的尊重,成于对成长节奏的包容。当康复治疗工作者摘下“矫正者”的标签,转而成为“守候者”,当社会不再用单一标尺丈量价值,那些曾被贴上 “特殊” 标签的生命,终于能在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中,勇敢地破土而出,向着阳光奋力生长。每一颗心灵都蕴藏着独特的生长密码,而我们要做的,不过是守护那缕照见可能性的微光。
【END】
供稿人:王雷
文字整理:卷卷
图片设计:凡心
欲知更多详情,关注我们
随时掌握芒果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