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交游戏丨帮助孤独症儿童提升沟通能力

2025-04-09

游戏是儿童接触世界、认识事物、理解自然与社会的方式,同时也是他们的天赋本能。

对于孤独症儿童而言,游戏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社会性,降低不适当社会互动行为出现的频率,还能帮助孤独症儿童克服自我中心,内化社会规范。



社交游戏的重要性

图片


提升沟通技能

通过游戏如“找宝藏”练习眼神交流,通过“猜表情”理解他人情感,逐步构建情绪认知能力。


增强语言能力

如“买卖东西”角色扮演游戏,增加词汇量,提高语言表达和组织句子能力。


改善行为问题

提供有序活动框架,减少重复刻板行为,培养规则意识。


社交游戏的注意事项


1.根据年龄、发育情况等选择合适的社交游戏以及社交伙伴。

2.避免过度竞争:让孩子们享受游戏过程,而不是过于看重结果。

3.合理的奖励措施:孩子若在游戏中展现出积极的社交行为,应当及时给予正面的反馈与奖励,诸如小零食或心仪的玩具等。

4.适时引导:当孩子们遇到问题或矛盾时,家长或老师要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。

图片
图片

注意:要尽量将单独游戏转为平行游戏,平行游戏转为联合游戏。

图片


预告性数数

例如 :三秒之后坐下来,1、2、3,再玩三次就结束,1、2、3等。

这种办法对小孩的引导非常有效,但要注意加以变化,毕竟是比较生硬,容易让小孩紧张、刻板。可以通过手势来数数,不用语言。


团队游戏

买东西。小孩坐着,地上放一些东西,小孩指,大人拿,再向孩子确认对不对。要注意过程中手势、语言、眼神等的结合。


协同游戏

与孩子一起跑、停、跳、踩等。加入游戏成分,车车走,车车冲,车车停.....警车追......车车坏了......等。


合唱游戏

大人指一个人(包括自己),就唱一个字,下一个人唱下一个字。如两只老虎等,可以按顺序指,也可以乱顺序指。


两人扬被单

口里喊歌谣,扬几次后一人躲进去,小孩过来找时钻出来——变化后用被单罩小孩,大人躲起来——引导孩子自己到被单下面去——大人变方位——大人藏起来让孩子找——一方大人故意不配合游戏(背对小孩、不知道小孩意图、拿不好被单等),使孩子过来互动后配合。这一过程中,小孩如有放弃的迹象,立即退到前一阶,进行辅助。


【END】


文字整理:卷卷

图片设计:凡心

欲知更多详情,关注我们

随时掌握芒果最新动态

图片
图片



分享